薄膜在加工时往往需要经过多道步骤,在薄膜经过印刷后,需要对薄膜进行烘干,大批量的薄膜烘干则用到烘房。
如图1所示,现存技术在使用烘房对薄膜进行烘干时,成卷的薄膜需要被搬运摆放到烘房内的地面上进行烘干,烘干之后又要进到烘房内将成卷的薄膜取出,通过此种方式烘干,将成卷的薄膜搬进搬出烘房非常不便于薄膜烘干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膜烘房,通过设置倾斜导轨和支撑轴达到便于搬运烘干薄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塑料薄膜烘房,包括烘房本体和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位于所述烘房本体的底部,所述烘房本体的一侧面设置为可启闭,用于卷装薄膜的进出口,所述烘房本体靠近进出口的左右两端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竖直的支撑杆,左右两侧壁的所述支撑杆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成对的导轨,所述卷装薄膜的卷筒内套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两端支撑在左右两侧对应的所述导轨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烘房本体的两边内侧壁上设置支撑杆,左右两边的支撑杆上固定成对的导轨,薄膜的卷筒内套有支撑轴,支撑轴两端支撑在导轨上,将成卷的薄膜通过支撑轴支撑在导轨上,薄膜能通过滚动向烘房本体内部移动,且导轨将薄膜架在半空,烘干装置产生的热风能全方位对薄膜加热烘干,通过上种方式达到了便于搬运和烘干薄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轨自靠近进出口一端到远离进出口一端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导轨设置为此种倾斜,在烘房的进出口将薄膜上套有的支撑杆支撑放置在导轨上,由于导轨倾斜,薄膜会随着支撑轴的滚动一起移动到导轨的另一端,到达烘房的另一端,不需要人工搬运到烘房内的另一端,故便于薄膜的搬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烘房本体设为进出口的一侧面为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相对一侧面亦呈可启闭设置为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烘房的前后两端面设置为可启闭,导轨较高一端的可启闭端面设置为进料口,较低一端则为出料口,从进料口放入薄膜,通过导轨自动滚动到出料口一端,烘干完成后,在出料口进行出料,薄膜会随着导轨滚动到出料口直到出料完毕,省去了人工进入烘房内将薄膜搬出烘房的步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轨沿轴向设有凹槽,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圆形转轮,所述圆形转轮位于凹槽内且所述圆形转轮抵接于所述凹槽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薄膜通过在支撑轴在导轨上滚动时,若支撑轴的左右两端与导轨间的摩擦力不一样,则支撑轴的左右两端的滚动速度不同会造成支撑轴滚脱导轨掉落,通过在导轨上设置凹槽,支撑轴的两端设置滚轮,滚轮会被凹槽挡住限制在凹槽内,进而达到了防止支撑轴滑脱导轨避免薄膜掉落的情况出现的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支撑轴在导轨上的凹槽内滚动,会使薄膜带有一定的惯性,挡块可以阻挡住支撑轴继续滚动,从而防止支撑轴和支撑轴上的薄膜整体滚出导轨掉落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块呈三棱柱形,且所述导轨上设有与所述挡块相对应的卡槽,所述挡块卡嵌配合于所述卡槽且所述挡块横向贯穿所述导轨,所述挡块的一侧面与所述凹槽的底面向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挡块设置为三棱柱形,挡块的一侧面和凹槽底面贴合,薄膜整体沿导轨滚下时,薄膜整体带有一定的惯性,滚轮可以沿挡块的侧面斜向上冲一端距离然后回滚到凹槽底部,能够尽可能的防止薄膜整体沿导轨滚下时滚轮和挡块直接刚性碰撞导致薄膜整体被弹离导轨而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轴采用气胀轴,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卷筒之间呈间隙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采用气胀轴,使支撑轴和卷筒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且支撑轴与卷筒之间留有空隙,烘干的热风可以从空隙进入到卷筒内部对薄膜的中心部分加热烘干,故能使薄膜的烘干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形转轮与所述凹槽的底部之间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还连接有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传送带转动,传送带带动支撑在传送带上的支撑轴转动,从而带动薄膜整体转动,由于烘干装置位于烘房底部,烘干用的热风从烘房底部吹出,通过薄膜整体的转动可以使薄膜更均匀的进行烘干,避免薄膜一侧湿一侧干的情况出现,提高了烘干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凹槽底部之间还设有滚轮,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且滚动连接于所述传送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滚轮,将传送带和凹槽底部之间的滑动摩擦更换为了传送带和滚轮之间的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便于传送带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上还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导轨的底部,所述支撑块还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导轨底端设置支撑块,支撑块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支撑块加大了导轨的支撑能力,可以有效的预防由于薄膜过重导轨和支撑杆的连接处发生断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烘房的前后端设置为可启闭,分别为进料口和出料口,薄膜从进料口被支撑放置在导轨上会向出料口一端滚动,然后被限位阻挡在靠近出料口一端的导轨上,烘干完成后可以从出料口的导轨上将薄膜取出,免去了工人从开口端搬进搬出薄膜;薄膜被架在半空的同时发生转动,可以使薄膜烘干更均匀,卷筒与支撑轴之间留有空隙,热风可以从缝隙进入卷筒内部对薄膜的中心进行烘干,使烘干更均匀烘干效果更好。
附图标记:1、烘房本体;2、支撑块;3、卷装薄膜;4、支撑杆;5、导轨;6、卷筒;7、支撑轴;8、进料口;9、出料口;10、凹槽;11、圆形转轮;12、挡块;13、卡槽;14、传送带;15、驱动电机;16、滚轮。
如图1所示,一种塑料薄膜烘房,包括烘房本体1和烘干装置,烘房本体1用于放置卷装薄膜3,烘干装置用于为薄膜烘干提供热风,烘干装置位于烘房本体1的底部,所述烘房本体1的前端面呈可启闭设置,卷装薄膜3都通过前端面搬进搬出卷装薄膜3,烘房本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竖直的支撑杆4,左右两侧的支撑杆4外壁固定连接有成对的导轨5,卷装薄膜3的卷筒6内套接有支撑轴7,支撑轴7的两端固定在左右两根成对的导轨5上,将卷装薄膜3通过支撑轴7支撑在导轨5上,卷装薄膜3被架在半空,使卷装薄膜3与热风接触的面积更大,烘干的效果更好,沿导轨5推动卷装薄膜3能移动卷装薄膜3,故便于搬动卷装薄膜3。
烘房本体1的前后两端皆可启闭设为进料口8和出料口9,导轨5自靠近进料口8一端到靠近出料口9一端向下倾斜,从进料口8将卷装薄膜3运入烘房本体1内,将支撑轴7的两端支撑在左右两根成对的导轨5上,由于导轨5倾斜,支撑轴7会自动沿着导轨5向出料口9一端滚动,从而带动卷装薄膜3向出料口9端移动,这样便省去了人工将卷装薄膜3搬进搬出烘房本体1的步骤,便于卷装薄膜3的搬运,在烘房本体1的前端面设置为进料口8,后方设置为出料口9,当卷装薄膜3沿导轨5滚动到导轨5上靠近出料口9一端,在出料口9可以直接将烘干的卷装薄膜3取出烘房本体1,卷装薄膜3会源源不断的往靠近出料口9的方向滚动直到导轨5上的卷装薄膜3取光为止,省去了原来需要人工进入烘房本体1内搬进搬出卷装薄膜3的步骤。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当支撑轴7支撑在成对导轨5上滚动时,由于支撑轴7的两端与导轨5间的摩擦力不同,导致支撑轴7两端滚动速度不一样,支撑轴7会从导轨5上滑脱因此导致卷装薄膜3掉落,为避免这样的一种情况的发生,在支撑轴7的两端外壁固定连接圆形转轮11,在导轨5的上表面设置凹槽10,圆形转轮11位于凹槽10内且抵接于凹槽10的底部,当支撑轴7滚动发生偏移时,圆形转轮11的侧边会抵接在凹槽10的侧壁上防止支撑轴7滑脱导轨5,从而防止卷装薄膜3掉落在地上。
导轨5两端的凹槽10内卡嵌有三棱形挡块12,导轨5上设有相应的卡槽13,三棱形卡块卡嵌在卡槽13内垂直于导轨5设置且贯穿导轨5,三棱形卡块的底面与凹槽10的底面相贴合,当卷装薄膜3整体沿导轨5上的凹槽10滚动到导轨5一端时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和惯性,三棱形挡块12则可以挡住圆形转轮11继续向前滚动,防止卷装薄膜3整体滚出导轨5,此时圆形转轮11会沿三棱形挡块12的斜面向上滚动一端距离,当卷装薄膜3的惯性冲击力不足以使圆形转轮11继续向上滚动时,圆形转轮11则会沿着斜面返回滚动到凹槽10内,将挡块12设置为三棱形的好处在于:当卷装薄膜3带着惯性冲击力致使圆形转轮11撞击在挡块12上时,若是方形挡块12则两者之间会发生刚性碰撞会有一定的可能致使卷装薄膜3整体被弹出导轨5,三棱形挡块12则不存在这类问题;通过卡槽13(图3中可见)卡嵌挡块12的方式,当进行烘干时,挡块12卡在卡槽13内阻挡卷装薄膜3的移动,烘干过后需要取出卷装薄膜3时,可以将挡块12从卡槽13内取出,卷装薄膜3能够继续沿着导轨5移动,最后滚落导轨5进行出料。
支撑轴7采用的是气胀轴,当气胀轴内充气时,气胀轴的表面会突起抵接在卷筒6的内壁上,从而气胀轴与卷筒6之间会产生间隙,热风则可以从间隙中进入到卷筒6的内部,从卷装薄膜3的中心对卷装薄膜3进行烘干,使卷装薄膜3的烘干更加均匀。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凹槽10内还设有传送带14,传送带14位于圆形转轮11和凹槽10的底部之间,圆形转轮11支撑在传送带14上,导轨5外还设有驱动电机15用于带动传送带14转动,传动带和凹槽10底部之间则设有滚轮16,滚轮16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凹槽10的左右两侧壁上,滚轮16将传送带14和凹槽10底部的滑动摩擦更换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便于传送带14在凹槽10内移动,传送带14移动则会带动传送带14上被挡块12挡在凹槽10内的圆形转轮11转动从而带动卷装薄膜3转动,热风从烘房的底部吹出,卷装薄膜3的转动会使烘干的更加均匀。
在长时间使用导轨5后,导轨5与支撑杆4的连接处有一定的概率会发生断裂,则在导轨5的底端设置支撑块2(图2中可见),支撑块2固定在支撑杆4上且抵接于导轨5的底部,支撑块2可以加强导轨5的支撑承担接受的能力,在导轨5与支撑杆4的连接处断裂后导轨5也能支撑在支撑块2上,导轨5上的卷装薄膜3不会直接掉落出导轨5对烘干造成影响。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能够准确的通过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植物蛋白(玉米蛋白、大豆蛋白)凝聚机制及植物蛋白基质生物材料(组织支架)的制备技术 2.农产副产物(米糠、豆渣)的高值化利用技术 3.高湿物料(豆渣、果蔬渣)挤压爆破粉碎、干燥一体化加工技术及设备开发
1.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 2.冷热过程节能与测控 3.能源环境综合技术与装备 4.自动机械与测控技术 5. 机电装备集成及其自动化
过程装备技术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在食品机械、喷雾冷冻干燥技术、粉体技术、流态化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和业绩